小小苏家
本店所售好物全部由美国直邮
物流+清关约需要15个工作日
请勿下单急件
 

12岁才认识字母表,这一篇毫无保留和你分享,我的英语学习是如何弯道超车的

发布时间:2020-07-04

去更远的地方,看更多的风景。

这篇文章,是答应了大家很久的,我自己的英语学习心路历程。

现在很多英语培训机构,大力宣传孩子必须学好英语,如果不学,就输在了起跑线,让家长十分焦虑。

但今天开聊之前,我要先唱个反调。

我的观点是:并不是每个人都【应该】学好英语。

只有【需要】,或者【想要】学好英语的人,才有必要去研究如何学好英语

像我有一个长辈,一句英语都不会。

他的公司为欧美一些企业生产机器零件,平日的沟通和合同,全部他的助理和律师去完成。客户来访时假如他的翻译不在身边,他就麻溜的摸出手机,打开翻译软件,一样和老外生意伙伴吃饭喝酒,聊得很开心。

因此学任何东西都不要跟风,孩子的教育上更不能跟风。

而对于自己,决定去学某种技能之前,一定要先知道自己的why,否则会学得很痛苦。

我的故事

熟悉我的读者已经知道,我出生在四川西南的一个小县城。我的小学阶段,并没有激烈的学业竞争。那时我们街区里全是男孩,我每天和他们在小巷里疯玩,主要课余活动是爬树,游泳,摸鱼,抓蟋蟀、放风筝、军旗、打仗、捉人、藏宝等游戏。

孩子们每天在外面高高兴兴玩到快天黑,然后听到各家的大人在家门口吆喝一嗓子“吃饭喽!”,小伙伴们才作鸟兽散。

现在回看,那是最好的童年。

12岁前,我没学过一天英语,连字母表顺序都没弄清过。

小学毕业时,我莫名其妙的超常发挥,以只超录取线3分的成绩考上了我们省的重点初中。

初中来到一个陌生城市,那时班里有的同学来自省会最好的小学,开学第一天直接用英语自我介绍,而且能流利的用英语和老师对话。我只能一脸懵逼看着同学滔滔不绝,根本不知道人家在说什么。

但是那时我的神经特别大条,并未因为同学比我超前很多就对学英语产生恐惧,反而觉得,叽里呱啦的对话好好玩啊。

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,我“弯道超车”了……

(下面是王婆附体时间)

从初二开始,英语一路躺着考满分,出国时雅思成绩8.5,拿到了梦校的offer和奖学金,毕业后很顺利的进入美国职场。

我的英语学习是怎样一路走过来,今天的文章里,我会毫无保留分享给大家。

1. 我的big why

记得小学时,我的父母对我的成绩没有任何要求。像我当时不太喜欢的数学,我妈总是说,你要是感兴趣,能学到些知识是很好的,你要是不感兴趣,及格就行了。

那时同桌小伙伴考不到80分,回家都会挨打。我偷偷觉得,我拥有一对神仙爹妈。

我妈曾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:如果一个家长想让孩子特别讨厌学习,那就天天盯着他学习

虽然我爸妈不鸡娃,但他们以及家里其他长辈,都特别喜欢买书给我,什么海底两万里,安徒生童话,汤姆索亚历险记,放了家里满满一墙。

舅舅有次出差,给我带回来一本很厚很重的彩图百科全书,我喜欢得不得了,我到现在还记得那本绿色封面大书里油墨的清香。
我每天趴在地上翻啊翻,那本百科全书里面,有好多我从没见过的糕点,什么蛋挞,布朗尼,提拉米苏,红丝绒蛋糕,黑森林蛋糕;还有好多我从没见过的意大利面,什么通心粉、蝴蝶面、螺旋面,我看得入了迷(吃货本质暴露)。

我当时想,原来在世界上某些我从没去过的地方,有人说着不一样的语言,那里有我没见过的服装、风景、建筑、美食,太有意思了,等我长大,一定要去看看。

教育就是让孩子了解生活的多种可能性,不是吗。

这就是我的big why,知道了自己的原动力,才会清楚自己要什么。

这段经历给我的启发是,学习的兴趣和自发性,是在很早以前就埋下种子的。只要孩子智力水平正常,并且家长顺应满足孩子发自内心的求知渴望,她将来相关学科会学得很轻松。

这些看似和学英语没关系的经历,为我后来对英语产生强烈的兴趣打下了基础。

2. 提前学习

大家可能会吃惊,都说了我英语没任何基础,英语学习的第一个要点,竟然还得回到提前学习这四个字?

是的,一个月的提前学习,帮助我在英语学习上很好的起跑。

我的小姨是一名英语老师,但她住在另一个城市,平时见面机会不多。

上初中之前的那个暑假,小姨特地来看我,教了我26个字母和一些简单的短语和对话。小姨是个温柔耐心的人,英语口音也好听,和她在一起连学带玩,很轻松的就打下了基础。

暑假不长,尽管只提前学了那么一点,和同龄人相比不算什么,但从塑造自信,提升兴趣的角度来说,是功不可没的。

因此,我鼓励所有感兴趣双语启蒙的家庭,早早开始。

3. 浸泡式学习

初中住校,我来自外地,在班里年龄偏小,性格也比较特立独行,是格格不入的一个人。那时会觉得孤独、交不到朋友。

偶然的机会,在校园里认识了一个很友好的英国女孩。她大我三岁,当时刚刚高中毕业,来中国gap year, 顺便在我们学校当外教。

她、她的室友和我很快和我成了好朋友,我每天放学没事可做,就去找她们玩,她弹吉他给我听。我给她听孙燕姿的绿光和周杰伦的半岛铁盒。

我们三个人经常躺在地板上聊天、吃零食、打扑克牌,或者在校园里闲逛。好友一句中文也不会,因此我只能全英语和她交流,听不懂的只能连蒙带猜,不会说的,只能绞尽脑汁的边说边比划。

她的gap year结束,要走的那天,我送了她一本笔记本,她把自己的吉他送给我。上车前我去送她,她拥抱着我大哭。她到家第二天就给我写来email说,能认识你真好,我已经开始在你送我的本子里写日记了。

我们现在还保持着联系。那份友情,帮助我走过了一段不那么自信的、几乎没有朋友的青春期。也无意中带给我一段浸泡式学习英语的经历。

到那个节点,我才学了两年多英语,却已经实现流利对话和演讲。到初三时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,我很轻松的就拿到了地区的第一名。

初中班里很多孩子的家长,都是不允许孩子带电子设备去学校的,怕影响学习。

但当时爸妈看到我对各种英语电影、英语流行歌曲很着迷,就给我买了一个音质特别好的松下CD机,而且允许我带去学校。

我那时每天除了吃饭、睡觉、上学和听周杰伦,就是听狮子王、音乐之声、走出非洲的电影原声带,以及卡朋特和披头士的音乐。虽然只能听个半懂,但是被标准发音一遍遍“洗脑”,同时刻意模仿,日积月累,口语水平也就越来越趋近于母语。

4. 不断运用和输出

学好一门语言,一定要有用处和输出,否则就成了所谓的哑巴英语。

15-18岁的高中三年,我着迷于阅读哈利波特,以及Vogue, 哈佛商业评论,经济学人这些原版杂志,浏览各种英文网站和新锐博客,和初中的英国好友每周一封email瞎聊。

那时我还担任校园英语电台主播,每天为全校几千同学朗读英文原版小说。如此,我每天都有机会真正使用英语,而不是仅限于考试和刷题。

这些“不务正业”的课外活动,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,也进一步清晰了自己的人生轨迹。

说来,直到今天我都还很喜欢为小朋友读书。

现在苏宝五岁,我在开始慢慢教她自然拼读,她也能读懂一些简短的桥梁书了。

我每天早上都会抽出15分钟,让她给我读两本书,在倾听中给她“输出”的机会,培养她对阅读、以及自我表达的兴趣。

今天,回忆了很多成长经历,有些事情当时并不觉得特别,只有长大才逐渐意识到它是如何影响我一生的。

少年时期,一个人感知和体验得越多,越容易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去深耕

这还是要回到前面那句:教育,就是让孩子有机会了解生活的多种可能性

英语并不只是一门语言,它帮助我打开新知识的大门,更加高效的学习了解其他领域。

然而,它也不过只是一门语言,最终会成为非常普及的工具,甚至很大程度被人工智能取代。就好像20年前,会开车似乎还是一门不错的技能,20年后,身边所有人都会开车了。

这篇文章聊的,就是我学英语的故事。

汽车和英语,都不过是工具而已,但它们的共同之处是,带我们去更远的地方,看更多的风景(完)。

作者介绍:小小苏妈妈

公众号“小小苏”创始人

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,童书译者

两个孩子的妈妈,现居纽约

浙ICP备13030620号-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