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小苏家
本店所售好物全部由美国直邮
物流+清关约需要15个工作日
请勿下单急件
 

美国老人也帮忙带娃?会因此闹家庭矛盾吗?

发布时间:2019-05-07

我不去做一个吹毛求疵的妈妈。如果老人在和子女紧张的关系中刻意去寻求话语权,只会让孩子成为牺牲品。

自从公号开号,就经常有读者在问我美国的老人会不会帮忙带娃,产生分歧会怎么处理。

没出国之前我以为美国家庭亲情淡薄,老人以自己的生活为中心,更不要说帮忙照顾孩子了。来美国后,经常看到公园、图书馆的美国老人也会带着孩子其乐融融的玩耍,只是不同文化背景下,爱的方式和相处模式可能不一样。

1. 全天候帮忙的老人不多

我们在纽约郊区的一个中产小镇生活,这边的社区图书馆就是学龄前孩子们的大本营,每天的绘本故事会、音乐舞蹈活动都有很多小朋友来参加,其中大约一半的孩子是妈妈在带,另外三成是保姆、两成是老人带。

和我们国内区别比较大的是,美国很多老人是一周最多带2-3天,全天候的很少。

2. 老人比较尊重子女的意见

美国的老人通常没有和子女住在一起,所以老人和子女的家庭仍然是各自独立的,孩子的归属感也很明确:知道去爷爷奶奶家主要是玩,原则性的问题还是要爸爸妈妈说了算的。

苏宝有几次去奶奶家,吃过冰激凌后还想吃巧克力,奶奶都很谨慎的说:Only if your mommy says it’s ok. 然后打电话来问我可不可以给她吃。其实把苏宝交给老人后,冰激凌巧克力这种事我常常都会说想吃就吃吧,但是只能饭后吃。

养孩子的事,由父母说了算——美国的社会大环境是很尊重这点的。因此帮忙带娃时老人不太会去自作主张。

当然,我不去做一个吹毛求疵的妈妈。如果老人在和子女紧张的关系中刻意去寻求话语权,只会让孩子成为牺牲品。

如果在养育方式上产生分歧的话,通常也会是子女说了算,子女不会因为反对长辈,被小区大妈扣上“不孝”的帽子。

3. 老人参与陪娃,但不负责养娃

很多美国老人帮忙看娃,真的只是看娃而已,“全包制”很少。

比如苏宝这段时间幼儿园放暑假了,我带两个娃实在忙不过来,每周会有一天送她去奶奶家,但是去之前我会给她准备好一套换洗的衣服和鞋子,睡午觉时用的安抚玩具,水杯、点心和午餐盒,驱蚊水、防晒帽、防晒霜都准备好,和平时送她去上学差不多。

奶奶和她在一起基本上只负责陪玩,一整天需要的东西,她的书包里都有。书包里我还会放一个留言条,上面会写好苏宝的作息:早上10点去图书馆参加早教,中午12点午餐,1-2点午睡,午睡后吃水果等等……因为有很明确的安排,不需要奶奶费心安排她的饮食起居。

为什么做这么多准备工作?

这样做的目的是:把陪娃的时间给老人,但不把养育的责任转移给老人。

作为父母,这种做法看似细致入微,其实是在明确“我养育孩子,责无旁贷”这个立场。

其实这种做法在身边美国妈妈里还挺常见的。我的好几个朋友都是半职妈妈,也就是除了在家陪娃,还有一份自己的自由职业,一周会工作三个半天。她们要工作的时候,就会请父母帮忙带孩子,但在孩子去老人家之前,会把孩子的具体安排和老人对接好。

有了清晰的安排,就不容易和老人产生矛盾。

任何帮助都不是理所当然的,老人本来没有义务看孩子,因此老人每为孩子付出多一点,就会希望多得到一些话语权,这是人的本性。如果我们把孩子的吃喝拉撒完全甩给老人,话语权也就转移给了老人,老人要是做得不好,我们也没有理由提意见了。

话说回来,作为一个在海外生活的妈妈,我特别羡慕国内带娃有大家庭的支持,老人帮着搭把手,家族的孩子们互相陪伴、一起玩耍和成长,真的很幸福。

记得我父母有一次来美国探亲,苏宝那时刚开始走路,苏宝蹒跚的走过去扑进他们怀里,他们欣喜的为苏宝欢呼着,真是一副天伦之乐的画面。
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老人,但相信大多数老人帮忙带孩子的初心都是出于爱孩子、心疼自己的子女。相信我们只要摆正自己作为父母的位置,管理好和老人的关系,用好老人帮忙这个资源,自己减轻负担的同时,孩子也能从隔代亲情的温馨中受益(全文完)。

作者介绍:小小苏妈妈

公众号“小小苏”创始人

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,童书译者

两个孩子的妈妈,现居纽约

浙ICP备13030620号-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