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小苏家
本店所售好物全部由美国直邮
物流+清关约需要15个工作日
请勿下单急件
 

我一走开宝宝就哭,这是安全感不足吗?

发布时间:2019-05-09

只要感受得到充分回应和认可,他们就已经能感受到父母的爱。

苏宝一岁多以前,一和我分开,分分钟就能哭出大鼻涕泡,我也会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,担心她是不是缺乏安全感。直到和我们在美国的儿医沟通后,才知道这其实是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。

在分离焦虑期(约8个月到1岁半),孩子不愿意和妈妈分开,并不一定是缺乏安全感,如果妈妈走开的时候孩子表现得很冷漠,反而值得担心。

婴幼儿时期建立起的依恋关系对孩子的一生影响深远,很多心理学者认为一个人成年后和家人、恋人、同事之间的关系,从某种程度上是早期依恋关系是否健康的体现。

今天这篇文章想和大家聊下不同的依恋关系,以及安全的母婴之间依恋关系是什么样的?

美国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在70年代曾经做过一个著名实验,实验对象是9到18个月之间的婴儿,并且由此提出了依恋关系的理论。

△ Mary Ainsworth 的实验
图片来源:verywellmind.com

让我们一起来看看Ainsworth的实验是怎么回事吧:

让12-18个月的婴儿和妈妈单独待在房间里,然后:

妈妈和孩子互动,进来一个陌生人

妈妈离开房间,让孩子单独和陌生人在一起

妈妈回到孩子身边,陌生人离开

实验人员发现,根据孩子在以上场景的不同反应,可以总结出三类依恋模式:

1. 安全型:这类孩子和妈妈在一起时,对陌生环境不是那么恐惧。看到妈妈离开就开始大哭,但只要看到妈妈回来了就会要求接近妈妈,并且情绪能很快平静下来。

2. 焦虑型:这类孩子在妈妈离开时会表现出极度的焦虑,哭闹不止,当妈妈回到身边时,他们会拒绝妈妈的亲近,甚至把妈妈推开。

3. 回避型:这类孩子在妈妈离开时没有什么反应,对陌生人无抗拒,妈妈回到房间时也没有什么反应。

为什么不同的孩子会产生不同的依恋模式?

形成安全依恋模式的关键

心理学家发现,这和妈妈(或主要照养人)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模式密切相关。

1. 安全型:这类孩子的父母会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,让孩子觉得可以依靠

2. 焦虑型:这类孩子的父母对孩子“时好时坏”,上一秒温柔的回应孩子,下一秒又忽视孩子的需要,让孩子觉得很混乱

3. 回避型:这类孩子的父母拒绝和孩子互动,对孩子的情绪冷漠、缺乏回应

Ainsworth从这一系列实验中总结出,建立安全依恋关系的核心在于:

父母坚持回应孩子,并且始终如一的重视孩子的感受和需要。

重视感受≠有求必应

读到这里有的妈妈可能会问,如果我拒绝孩子提出的要求,这算不算没有”回应“孩子呢。

其实回应孩子,不等于答应孩子的每一个要求。

粗略的说,1岁之前的宝宝基本不会被”惯坏“,大人可以放心对他们有求必应,1岁以后,尤其是孩子会说话、能听懂道理后,大人就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界限感了。

有一次我带苏宝去逛商场,她看到一个闪闪发光的独角兽玩具特别喜欢,抱着左看右看,问我可不可以买。

家里已经有很多毛绒玩具了,我觉得每次逛商场都买新玩具不合适,于是想了想蹲下来对她说:这个独角兽真的是太漂亮了,我看得出来你非常喜欢这个玩具,我们可以把它写在你的愿望清单上,等你过生日的时候当做生日礼物送给你吧。我郑重的掏出一张便签把她的”愿望“写下来。

感受得到回应最重要

虽然苏宝没能马上得到新玩具,但她的感受得到了重视,所以对这个解决方案很满足。

从某种程度上,孩子其实并不贪心,无论要求能不能得到满足,只要感受得到充分回应和认可,他们就已经能感受到父母的爱。

写这篇文章的时候,我也有很多反思,坚持回应孩子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其实非常难,尤其是妈妈这个角色,一句叹息,一个疲惫的眼神,都可能在孩子心上留下印记。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妈妈,做不到100分不必强求,孩子需要的其实不是完美的父母,而是敞开心扉、懂得内省、不断成长的父母,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自然能感受到我们的爱。

人生很长,爱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。

当我们帮助孩子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,就像赋予了他们一件柔软的铠甲,让他们既懂得付出爱,又能成熟的索取爱,从而活得内心充盈、幸福(全文完)。

作者介绍:小小苏妈妈

公众号“小小苏”创始人

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,童书译者

两个孩子的妈妈,现居纽约

浙ICP备13030620号-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