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小苏家
本店所售好物全部由美国直邮
物流+清关约需要15个工作日
请勿下单急件
 

移民十年,我看到了美国的这些衰败和强大(中)

发布时间:2019-07-06

在美国养两个孩子的这几年,我觉得社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体系,来支持妈妈们带孩子出来早教,还能相互社交,形成朋友圈。

今天这篇,我会继续聊我的美国社会观察。不过还是那句老话,个人阅历有限,我写的东西主观性强,也不都一定对,欢迎不同意见。

前面那篇文章主要分享了我在美国看到的衰败,比如灾难性的饮食习惯,经济水平没有国人想象中发达。今天这篇先细聊一下美国人的日常开销。
从收支方面来说,美国大部分上班族都是精打细算过日子的普通人。


美国普通中产的收入画像

拿我生活的东岸地区举例。
假如一对30岁左右的夫妻,家中有1-2个学龄前孩子,夫妻双方都工作,家庭年收入12万美金,月收入1万。
对全美家庭平均中位收入5.5万美元的数据而言,年薪12万已经是比较高的了,占到全国收入前20%左右的水平。身边有很多朋友的收入远不止这个数,纽约的土豪小伙伴们,请不要杠苏妈哈。
那么每个月这1万美金的家庭收入,会花到哪些地方呢?
首先这笔钱还没到手之前,会被预先扣掉20%左右的税,实际每个月能拿到不到$8k.

然后每个月,

孩子的全职保姆或托班/幼儿园费用:100 x 20天 = 2k
房贷或房租:1.5k-2.5k
如果买房的话,地税:800~1.2k
身体健康情况下的医保、医疗费用:200
水电气、汽油、车贷、房屋维修、打理庭院等费用:200~1k
采购生活必需品、超市买菜、外出用餐:约1k
孩子的奶粉、尿不湿、玩具等额外的吃穿用度:约500

这还不包括外出旅游,买衣服买鞋,孩子早教,个人兴趣爱好(比如看电影、打高尔夫、健身房会费)方面的开销。健身对美国人很重要的,中低收入人群也会健身,算常规开销。
以上能保守估计的,我都保守了,结论是,如果没有另外的存款和投资收入,算完这些开支,普通中产基本上是月光。

因此,在美国过度的信用卡消费也非常普遍,不少人还会把这张卡上欠的钱,倒到另外一张卡上,好把还款期拖长些。

当然,撇开普遍的大多数,不到1%的精英阶层的消费结构,和上面完全不一样,拼娃拼自己的方式,也完全不一样,限于篇幅,今天先不展开说。

物价便宜、稳定

话说回来,不管普通中产还是精英阶层,都享受着美国物价便宜、稳定的好处。

记得有个朋友年薪12万人民币,几年前回国看她的时候,她公司楼下一碗面就已经是二十几块人民币了。

相比较下,在美国10刀一碗的拉面遍地都是。

在生活消费方面,拿比较贵的WholeFoods超市举例,有机蓝莓、葡萄和车厘子4刀一斤,有机鸡肉不到5刀一斤,依云矿泉水打折的时候,1美元一瓶。

虽然这些价格换算成人民币,可能比国内贵,但对于普通美国家庭来说,算是非常平价了。因为物价低,就算中低收入人群,也能过上比较稳定、健康、体面的生活。

良好的早教环境

我留学的时候,从选课、选科研方向、实习、未来的职业规划,学校都有非常周到的服务来支持学生。学校图书馆藏书量巨大,想看什么语言、什么类型的书都应有尽有。印象最深的是,如果想借某本教材,图书馆没有的话,学校会帮你采购好,然后通知你去取。

学校给学生的体验,是创造极好的条件,让学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。当时觉得,既然是私校,给学生这些服务是理所当然的。

后来毕业了,工作了,有了孩子,发现美国这边的社区同样强大。

比如我住的这个小镇,有不少妈妈是在家全职带娃的,平时我们经常会在图书馆碰头。图书馆有各种各样的早教课。

比如艺术课上,会给孩子们丰富的颜料和手工素材(意大利面、剃须泡沫等),鼓励学龄前孩子们大胆涂鸦和创作。

△ 苏宝在图书馆上艺术课

再比如音乐课,不是收音机放几段儿歌就完了,而是真正的演奏家在Steinway三角钢琴上,为一群还不会走路的孩子们演奏莫扎特和肖邦。

也有音乐家会把竖琴、小提琴、架子鼓等乐器带到图书馆,鼓励孩子们动手“触摸”音乐,从小培养对音乐的好奇心。

△ 苏宝在图书馆玩乐高

图书馆除了各种拼图、积木,也有大型的乐高桌、火车桌、装满了早教素材的电脑和iPad。我去过的一个图书馆,还有一整面STEM墙,孩子们在这里玩一天都不会无聊。

玩具大家用完以后也会自觉收拾好,方便下一个家庭用。

△ 果子在图书馆玩玩具

图书馆的成千上万本绘本、畅销书,随便借阅,暑假里经常看到有父母陪孩子带着拉杆箱来借还书。

然后图书馆最受欢迎的活动就是绘本故事会了。故事会通常是按主题和年龄,分得很细,故事会里讲的绘本、玩的游戏也是儿童图书馆老师精挑心挑选和设计的。

图书馆还会设立特定的基金鼓励阅读,比如读完5本书就获得一套贴纸、一个玩具之类的。

在早教方面,美国社会给孩子一种非常浓厚的阅读氛围,想不爱看书都难。
以上这些资源要多少钱?

免费,免费,全都免费。像前面提到的钢琴演奏家,是志愿者,因为爱孩子才来图书馆做音乐早教,她有另外的工作和收入。

除了图书馆之外,社区也会提供大量的早教资源,公园也有完善的儿童游乐设施。

下图中苏宝玩的这个沙坑,在我家附近一个公园,沙坑里这些玩具都是邻居们带来放在这的,天长日久就成了一个大家共享的玩具库。

△ 社区沙坑

社区的其他早教课程,有的免费,有的象征性收一点费用。

比如两美金一节的游泳课,两美金一次的亲子登山俱乐部,三美金一节的自然启蒙课,十几美金一天的科学夏令营等等,比起国内动辄一年几万的早教班,确实算非常便宜了。

在美国养两个孩子的这几年,我觉得社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体系,来支持妈妈们带孩子出来早教,还能相互社交,形成朋友圈。

作为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新手妈妈,这一切让我的生活轻松了很多(感兴趣这方面话题的读者,也可以翻一下公号的历史文章,有更详细的分享)。

限于篇幅,今天就先写到这里,我很爱的美剧昨天出了第三季,推完文就跑去看剧啦。

作者介绍:小小苏妈妈

公众号“小小苏”创始人

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,童书译者

两个孩子的妈妈,现居纽约

浙ICP备13030620号-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