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小苏家
本店所售好物全部由美国直邮
物流+清关约需要15个工作日
请勿下单急件
 

今天我女儿说:要把妹妹扔到海里去

发布时间:2018-07-04

因为人类几乎所有的表达,都是为了得到其他人的认可和接纳。而孩子的词汇、表达能力有限,很可能无法准确描述自己的感受,而给人造成”说狠话“的错觉。

今天午休之前,我照例给苏宝读绘本。

10个月的妹妹已经到了比较粘妈妈的年纪,所以我给苏宝讲绘本时妹妹也参加。但是妹妹这个阶段对啃书的兴趣还大于看书,姐姐看不了几页她就爬过来搞破坏了,刚打开的书又被妹妹合上。已经很疲倦的苏宝不高兴的噘着嘴对我说:妈妈,我想把妹妹扔到海里去。

我当时心里一震。

今天早上另一个两岁孩子想和果子玩,苏宝认为这个孩子对果子构成了威胁,拼命挡在前面不让他靠近。

护妹狂魔苏宝怎么会说出这种话。

最近在读Raising Accountable Kids这本书,书中探讨的一个概念给我启发很深。

作者认为我们在养育的过程中,问了太多错误的问题,而这些错误问题往往是以别人(而不是我们自己)为主语开头的。比如:

孩子怎么不乖了?
孩子说话怎么这么残忍?

真正该问的问题,主语一定是“我”,这才是责任感的体现。比如:

我应该做什么,来更好的理解孩子的行为?
我要用什么方法,来帮孩子疏导情绪?

问了该问的问题,透过现象看本质,思考的角度就会有变化,帮我们更好的担当起养育的责任,理性面对孩子各种让人头疼的行为。而且很多时候答案本身就藏在问题中。

当时听到苏宝说出”要把妹妹扔进海里“这样的话,我没有马上回应,而是快速顺着书中这个思路想了想:我应该做什么,来理解孩子?

我回想起苏宝刚三岁的时候,我们读了《小鸡球球和向日葵》,里面的向日葵到深秋就死去了,留下的种子第二年又开出了一片向日葵。苏宝当时第一次听到”死“这个词,念念不忘,动不动就说,妈妈,以后你死了,我要干嘛干嘛。也是经常搞得我一脸黑线。

但我知道这只是小朋友语言敏感期探索的过程,孩子需要在不同场景中尝试使用自己学到的新词,才能理解它真正的含义。”死“这个沉重的、很多人忌讳的字眼,在孩子眼里和”活“一样,只是新鲜词而已。

这种情况我没有特别处理,只是说:妈妈还有很久才会死呢,要等你长大以后。接下来的日子里,不时和苏宝探讨“死”的含义,她也就慢慢理解,也不会成天挂在嘴上了。

而今天苏宝说要把妹妹扔掉这样的话,应该是属于另一种情况:苏宝可能觉得妹妹占据了她的空间,妈妈对她的关注不足了,心中产生排斥感,但还不能很准确的表达自己。

我问苏宝:为什么啊?

苏宝噘着嘴说:我不想要妹妹住在我们家里了,她老是爬到我的书上。
我说:哦,你的意思是说妹妹打扰你看书了,你不高兴。
苏宝:是的。我想只有妈妈和我一起看书。
我说:我明白了,你想单独和我在一起。你想我了。
苏宝点头。
我说:那等会妹妹小睡的时候,我陪你再多读几本绘本,好不好?那时候就可以单独陪着你了。
苏宝很释怀的表示同意。

后来想了想自己的处理方式,觉得操作性还挺强,可以提炼成一个3步公式——

当孩子说出伤人的话时,大人可以:

翻译出孩子的心里话

认可孩子的情绪

提出解决方案

这样想来,记得有读者留言告诉我孩子发脾气,说出了”不要妈妈,讨厌妈妈,你走开“这类话,其实不必太较真,可以试试用上面的公式处理。

总结起来,孩子说”狠话“,在得出”孩子心理有问题“这个结论之前,要排除这两种常见原因:

1-语言启蒙过程中的探索——淡化处理

2-释放情绪,希望引起父母的共鸣——给予情感支持

第二种情况尤其需要我们给予关注,因为人类几乎所有的表达,都是为了得到其他人的认可和接纳。而孩子的词汇、表达能力有限,很可能无法准确描述自己的感受,而给人造成”说狠话“的错觉。

遇到这种情况,大人其实不必用成人标准来死磕孩子的某句童言,而是借这个机会审视我们的家庭生活,以及如何更好的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。

对了,后来我开玩笑的问苏宝,要是海里有鲨鱼怎么办,谁去救妹妹呢?她说:我会穿上潜水衣,去把鲨鱼全部赶走!

嗯,依然是护妹狂魔(全文完)。

参考资料:

△ 本文参考资料:Miller, J. G., & Miller, K. G. (2016). Raising accountable kids: How to be an outstanding parent using the power of personal accountability. New York: Targer Perigree, an imprint of Penguin Random House LLC.

作者介绍:小小苏妈妈

公众号“小小苏”创始人

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,童书译者

两个孩子的妈妈,现居纽约

浙ICP备13030620号-12